— 博爱动态 —
您当前的位置:主页 > 博爱动态
博爱动态
自闭症孩子呼名不应?家长千万别这样做!
发布日期:2025/08/18发布人:admin

自闭症孩子呼名不应?家长千万别这样做!重庆博爱儿童康复中心自闭症康复训练温馨提醒:很多家长和老师都希望自闭症孩子能对自己的名字有反应,但有些常见的训练方式不仅效果不好,还可能让孩子更加抗拒。以下是几种错误的呼名训练方法,以及它们可能带来的问题。

1. 机械重复,强迫回应

有些训练者会不断叫孩子的名字,如果孩子不回应,就继续加大音量或重复更多次。这样的方式会让孩子感到压力,甚至把名字和"必须立刻回应"的焦虑联系在一起。自闭症孩子可能需要更多时间处理信息,强迫他们立刻反应,反而会让他们更加退缩。

2. 用零食或玩具"贿赂"

有些训练者会用糖果、玩具等奖励来让孩子回应名字。虽然短期内孩子可能会转头,但他们可能只是为了得到奖励,而不是真正理解"名字"的意义。长期来看,这种方法无法帮助孩子建立自然的社交反应。

3. 突然大声叫名字

自闭症孩子往往对声音敏感,突如其来的大声呼喊可能会让他们感到惊吓,甚至产生抵触情绪。如果每次叫名字都让孩子感到不舒服,他们可能会选择逃避,而不是建立正向的互动。

4. 忽视孩子的兴趣和状态

如果孩子正专注于自己喜欢的事情(比如玩积木、看绘本),强行打断他们并叫名字,会让孩子感到烦躁。这样的训练不仅无效,还可能破坏孩子对社交的积极性。

5. 惩罚或施压

有些家长或老师会因孩子不回应名字而表现出失望、批评,甚至惩罚孩子。这种做法会让孩子害怕听到自己的名字,反而加重社交障碍。

正确的方向:尊重与耐心

呼名训练的核心应该是让孩子感受到名字是温暖的、有意义的,而不是一种命令或测试。更好的方式是:

  • 在自然情境中轻声呼唤(比如孩子看向你时)
  • 给孩子足够的反应时间(等待10秒以上)
  • 结合孩子感兴趣的活动(比如在游戏中叫名字)
  • 避免强迫,保持正向体验
  •  

温馨提醒:对待自闭症孩子,我们需要更多的理解和耐心,让他们愿意回应,而不是被迫回应。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,影响社交互动和沟通能力。如果不进行干预,孩子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能力倒退、与同龄儿童的差距越来越大。

注明: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涉及版权,请联系删除。

分享到:

上一条:上一篇:多动症ADHD孩子家长日常生活注意事项

下一条:下一篇:没有了

在线提问

请输入您想知道的问题,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