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 科普园区 —
您当前的位置:主页 > 科普园区 >
科普园区
多动症为什么玩游戏时很专注写作业却拖拖拉拉?
发布日期:2025/04/14发布人:admin

多动症为什么玩游戏时很专注写作业却拖拖拉拉?重庆博爱儿童康复中心温馨提醒:许多家长发现,多动症(ADHD)的孩子在玩游戏时可以全神贯注,但一到学习就坐不住、容易分心。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,其实与多动症孩子的注意力特点、大脑奖励机制以及环境刺激密切相关。

多动症孩子的大脑对即时奖励更敏感。游戏设计通常包含频繁的反馈(如得分、升级、音效),能快速大脑的“奖赏系统”,让孩子持续投入。而学习则需要长时间积累才能看到成果,缺乏即时激励,导致孩子难以保持专注。

电子游戏往往充满动态画面、音效和互动元素,这种高强度的感官刺激恰好符合多动症孩子对“高唤醒状态”的需求。相比之下,学习(如写作业、听课)通常较为静态,缺乏足够的刺激,孩子容易感到无聊,进而分心或抗拒。

游戏让孩子拥有自主权(选择角色、关卡、策略),这种掌控感能增强他们的投入度。而学习通常是外部强加的任务,孩子可能感到被动、缺乏动力,从而产生抵触情绪。

多动症孩子的注意力往往呈“碎片化”,而游戏通常由多个短任务组成(如一局几分钟),符合他们的注意力节奏。但学习往往需要长时间专注(如40分钟课堂),这对他们来说更具挑战性。

如何帮助多动症孩子更好地学习?

  1. 增加学习的趣味性:用游戏化方式(如计时挑战、积分奖励)提升孩子的兴趣。
  2. 分解任务:将学习内容拆分成小模块,让孩子分阶段完成,减少压力。
  3. 结合兴趣教学:如果孩子喜欢恐龙,可以用恐龙主题的数学题或故事来吸引他们。
  4. 合理使用屏幕时间:适当利用教育类游戏或互动软件,但需设定规则,避免沉迷。
  5.  

多动症孩子并非“不努力”,而是大脑的运作方式不同。通过调整学习方法、增强激励,他们也能逐渐提高专注力。家长和老师的耐心与支持,才是孩子进步的关键!多动症干预得越早,对孩子的影响就越小。如果干预不及时,可能会导致他们出现自卑、抑郁、偏激等人格缺陷,持续影响其学业成绩及远期成就。所以,及早发现苗头并及时干预非常关键。

注明: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涉及版权,请联系删除。

分享到:

在线提问

请输入您想知道的问题,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